【义结金兰出处在哪】“义结金兰”是一个常用于形容朋友之间情谊深厚、志同道合的成语。它源自古代文学作品,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。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这一成语的出处及其含义,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。
一、
“义结金兰”最早出自《周易·系辞上》,原句为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这句话强调了朋友之间若心意相通、情谊深厚,便能如金石般坚固,言语也如兰花般芬芳。后世逐渐演变为“义结金兰”,用来形容兄弟或朋友之间因共同志向和信念而结成深厚的友谊。
在文学作品中,“义结金兰”常被用来描绘英雄豪杰之间的忠诚与义气,例如《三国演义》中的刘备、关羽、张飞三人“桃园结义”,就是“义结金兰”的典型代表。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古代,也在现代文化中广泛流传,成为一种象征性的情感表达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义结金兰 |
出处 | 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 |
原意 | 形容朋友之间情谊深厚,心意相通,如金石般坚固,如兰花般芬芳。 |
引申义 | 表达兄弟或朋友之间因共同志向、信念而建立的深厚友谊。 |
文学应用 | 常见于古代小说、戏曲及历史故事中,如《三国演义》中的“桃园结义”。 |
现代意义 | 象征忠诚、信任与无私的友情,常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。 |
使用场景 | 用于赞美友情、兄弟情、同事间的默契合作等。 |
三、结语
“义结金兰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。它体现了古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忠义精神的推崇。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,这种情谊都具有深远的意义,值得我们去理解和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