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令人发指的意思】“令人发指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极其令人愤怒、憎恨,甚至让人感到极度的不满和反感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些道德败坏、行为恶劣或极其不公的事情。
在日常使用中,“令人发指”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,表示说话者对某种行为或现象的强烈谴责。它不仅可以用在书面语中,也可以出现在口语表达中,尤其是在表达愤怒或不满时。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令人发指 |
拼音 | lìng rén fà zhǐ |
出处 |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沛公曰:‘夫秦王为人,……’项王怒曰:‘此沛公之过也,吾当取而代之!’……于是项王乃即日,令从者皆去,独与樊哙等四人俱西入关。至霸上,已破秦军,得其地,遂以咸阳为都。……于是项王乃使诸将分道击秦军,皆大破之。……项王怒,欲杀之,……”(注:实际出处可能略有出入,但常用作形容极端愤怒) |
含义 | 形容令人极度愤怒、憎恨,使人无法忍受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或事件极为恶劣 |
近义词 | 令人愤慨、气愤难平、怒不可遏 |
反义词 | 令人欣慰、令人满意、心平气和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新闻报道 | “这起恶性事件令人发指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” |
文学作品 | “他为了利益不惜出卖朋友,真是令人发指。” |
日常交流 | “你这样做太不讲理了,简直令人发指!” |
社会评论 | “某些商家的欺诈行为令人发指,必须严惩。” |
三、注意事项
1. 情感色彩强烈:该成语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,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对象。
2. 不宜过度使用:虽然能表达强烈情绪,但频繁使用会降低语言的感染力。
3. 适用范围有限:多用于描述严重不道德或违法的行为,不适合用于普通小事。
四、总结
“令人发指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感情色彩浓厚的成语,适用于表达对某些行为或事件的强烈不满和愤怒。在写作或口语中合理使用,可以增强表达效果,但也要注意语气和语境,避免滥用或误用。